5.30.2013

日曜日式散步者》紀錄片拍攝計畫 

資金募集中 http://www.flyingv.cc/project/331


風車詩社台灣第一個超現實主義詩社

回顧日治時代的台灣新文學運動,最初是服務於社會、人生、爭取民族尊嚴的反帝國、反封建之現實主義的文學路線。然而鮮為人知的,相對於此一寫實路線,台灣在一九三○年代,已出現了幾乎與歐洲世界同步的文學現代主義風潮  ,由楊熾昌、林修二、李張瑞、張良典等人創辦的「風車詩社」,透過日本教育與留學經驗接收到的各種文學藝術養分,包含歐洲當時所盛行的達達和超現實主義、日本以春山行夫和西脇順三郎為首的「詩與詩論 」集團  ,以及川端康成、橫光利一為首的「新感覺派」,讓現代主義詩學的種子開始於台灣落地生根。

台灣的族群由各種複雜時代脈絡所交織而成,日治時期不僅是一個被殖民的時代,更重要的是,一個時代的人,如何面對他們的生活與生存。
當我們看著這些意象鮮明、詞藻瑰麗的日文詩創作時,需思索此一世代處於甚麼樣的歷史位置,同時也映照了我們站在甚麼樣的位置,來與過去的世代進行對話,這是此一計畫首先關注的問題。


對於關注文學藝術的詩人而言,除了面對殖民所帶來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如何面對台灣自身文學藝術的探索與深化,風車詩社中所處的時代背景是屬於日本統治的中期,為日本政權統治相對穩定的時期,日語的普及率也超過了百分之五十。
如今我們回頭看,這群幾乎只用日語思考、溝通與創作的詩人世代,究竟與此刻的我們有著甚麼樣的關係?


從法國飄洋到日本的超現實主義前衛思想,藉由極度新穎的現代性對台灣詩人造成強烈的震撼,經過日本文學家轉譯後的現代主義文學和藝術精神,以摩登、豐富的姿態撞擊了台灣詩人的心靈。台灣文學「意外地」透國西方現代性移植,跨入了最新穎的世界文學潮流。

然而,在殖民狀態下,這個現代性傳播過程是充滿著矛盾卻令人雀躍的,它呈現了西方移植的權力關係,卻也綻放出異文化交會時的火花。它提出了藝術形式的問題,以及,藝術是什麼?藝術可以對殖民形成反抗嗎?在殖民體制下,藝術有意義嗎?日本的前衛到了台灣之後,帶來了甚麼改變?提出了甚麼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本計畫也將專訪台灣、日本的現代詩研究學者、詩人親屬,蒐集及梳理龐大的相關史料,期以歷史記憶的回返,影像/聲音的交互對話,朝往詩人以新的感覺描摹生活之藝術堅持,編織詩人/詩作與紀錄片之間的多元面向,透視並重建當時台灣詩壇文人之間相異文學路線的對話情境,及殖民生活中諸多不為人知的生命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