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2011


《物的追尋》與《待以名之的事物》讀後感
──Joy Lin



這是待以名之的事物之一:
在學校咖啡館看首映時,當時只有幾個很表面觀察性的想法,
像是台灣的樹葉顏色好濁、樹葉搖曳的律動真美、陽光從窗外
映照入屋內的感覺真溫暖‧‧‧等,記得當天欣賞時,因為場
地略為悶熱,還有點昏昏欲睡,所以印像中除了對風景的感想
之外,就是對「待以名之的事物」片尾馬格利特式的構圖感到
突兀。

雖然沒有很能理解影片的內涵,基於對藝術創作的好奇,我還
是抱著極高的興致看了誠品敦南場的放映,這一次自己倒是真
的有了對影片的感覺,我察覺自己被鏡頭帶著往上觀看樹與風
的互動,然後又跟著鏡頭遊移在群樹間,接著鏡頭往樹幹和地
面行進,然後清澈的琴聲跟在水聲後緩緩響起,畫面和聲音都
讓我覺得很舒服,結束時,心理還有點遺憾第一部影片太短了
,樹影搖曳的感覺還在,畫面已經換成黃昏的農家屋內,鏡頭
內的物品粗重、陳舊的樣貌,肯定充滿許多回憶,還有逆流回
壺內的水,吱吱格格緩慢開啟的窗戶,及農人樸實厚大的手,
我想著:待以名之的事物,看起來是那麼的溫馨,然而我的思
緒再次被馬格利特構圖給困惑,我想起他所畫的「這不是煙斗
」,導演這樣的安排也是同樣的意思嗎?

第三次在台北光點放映我又跑去看了,這次我極不專心,因為
一位坐在我前座的大捲髮先生在觀影過程不斷的寫字,這事讓
我好奇極了,我不斷想要偷看他到底寫了什麼?於是這場放映
我印像最深刻的反而是映後的座談,但是細節我也不記得了,
我只記得那一場觀眾的提問真是犀利呀。

新竹的影像博物館是我最喜歡的放映場地,二層樓高的螢幕,
看起來真是過癮,第四次觀賞才有點明白導演從首映時就曾經
提過:「關於類似馬格利特構圖的原因,是由於影片發展到覺
得需要那樣表現‧‧‧。」這段話的意思,我好像這次才從「
正確答案是什麼?」的慣性思考跳脫;相對於自己的反省,這
場座談上,有一位觀眾對影片的解釋也很有意思,他說:待以
名之的事物這兩部片就是在比較人為之物、自然之物及偶然的
物之間的關係‧‧‧。他的想法讓我想起之前看娥蘇拉‧瑰恩
的小說中所描述:萬物皆有真名與表面的名,維有真誠純善者
才可以有能力識得或取得萬物的真名,也想起老子的:名可名
,非常名。這樣想來待以名之的事物讓他持續這樣欲言又止的
狀態似乎更能呼應道德經上的: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
以觀其徼。

第五次來到嘉義洪雅書房欣賞,特色別具的書房和影片的獨特
感覺很契合,這場放映後,我只有很想再重看的想法,因為我
發現自己每隔一段時間再來看這兩部片,都有一種重新認識它
們的感覺,也許是陸續累積的生活經驗加上每回觀影地點的不
同,讓已經看了五次影片的我,對這兩部片的感覺,還是那麼
引我好奇和思考,所以我還蠻期待自己在家觀賞DVD時,又會
有什麼樣的感想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