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2012



觀賞《返途》的13種方法 

─── Joy Lin


1.
紋理
靜物和蒼蠅
無一處
靜止
  
2.   
三個發現
蒼蠅    木桌上 
窗下    葉子
飛蟲    上玻璃
 
3.
地瓜   削了
三拍子
 
4. 
窗樹   記憶
       一輪
落日   記憶
 
5.
以為自己會鍾愛《返途》
伶俐活躍的光點
重新名之的事物
意識光的    活躍
姿態    自然的 
使我不知自己更愛何者
    
6.
蒼蠅摩擦的雙腳中
麻繩的細絮中
空氣    穿針引線
   
7.
四處旅遊?
想像
坐臥行走間
生活何處都可愛
    
8.
桌面  蒼蠅前
我只知道光
之後
空氣推波助瀾
 
9.
進屋裡  的光
空氣揚起  的塵埃
承載
閃亮
    
10. 
枯葉向上紛飛
片片
串串
金幣般
    
11.
誤認右上方的手是垂柳
雙手承接木盆時
確實嚇了一
 
12.
地瓜跌入黑暗中
木盆   會接住
他?

13.
午後大雨    接連
光和空氣   活躍
數著三拍
想著
紛飛枯葉
木盆裡地瓜
電鍋裡地瓜
我的晚餐
 

拿到DVD最先注意到「返途」這個標題,因為公開放映時從未看過,出於好奇,先看了《返途》。

一開始粗糙的紋理就讓我很意外,也有點不習慣,但是從蒼蠅跌入畫面開始,我察覺到閃爍在畫面的熠熠光點,不論動物、靜物四周都充滿了那些光點活潑的動態,這個發現讓自己感到很開心,原本不習慣的影像,現在卻充滿了樂趣,不僅因為意識到光與空氣的活躍,許多畫面看起來也像自己喜愛的動畫,讓我想起宮崎駿「龍貓」裡那棟住有煤蟲的老房子,還有「魔女宅急便」裡那位少女畫家的森林小屋。

反覆地將配樂和影像分別欣賞,有時只聽配樂,有時只看影像,只有在自己想證實記憶中的配樂和影像是否符合時,才將兩者同時打開一起欣賞,多次的試驗證明,我就像患了過動症的孩子:注意力永遠都缺一角,畫面和配樂的連結我總是猜不對,可是換個角度想,這樣的我,不也時時在賦予影片新的生命力和新鮮感?──這絕對是健忘者的樂觀想法。

特別喜歡蒼蠅在其中的動態,原本在「待以名之的事物」裡被我忽略的小動作,透過畫面粗糙的紋理被放大了,窗邊的小小葉片以及爬在九格窗上的小飛蛾;我也喜歡漂流在水面上載了一顆地瓜的木盆,尤其是這一段畫面和配樂是我記憶中少數配對正確的段落,這一段配樂也總是會讓我想起太陽馬戲團的Alegria(飛躍之旅)主題曲,特別是 Francesca Gagnon 唱的LIVE版。

每次看到隱入樹影裡的九格窗和落日,就會驚起自己對蹉跎歲月的惶恐,然後就開始左思右想,飄離的心思有時會被向上飛去的葉片畫面喚醒,因為那一片片彷彿金幣一般的,想像配樂如果是叮叮噹噹的錢幣聲響又是怎麼樣的感覺呢?似乎有點突兀;還有那總是三拍的削地瓜節奏,如果改成四拍嗯太慢了,二拍呢太快 了,一拍呢有一種喘不過氣來的感覺,還是三拍好,菱角分明的地瓜,直覺看到了梵谷也看到了塞尚的風格在其中。

少了立在天空中的皮鞋和地瓜有點失望,很想知道它們披上《返途》的紋理會讓我產生甚麼聯想,還會是馬格利特嗎?也許會是洪瑞麟吧?

13首不太像詩的詩是在讀「我是一枝愛寫作的鉛筆」時的習作,書中作者以史蒂文生的〈觀賞黑鳥的十三種方法〉帶領一群小三學生學習詩的創作,出於學習也因為趣味,覺觀影心得能以詩表現也很有意思,只是礙於文思不敏、辭彙不足,或許稚氣了些,或得莞爾一笑,總是真實不虛的心得。